经济提质增效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,我省主动适应经济“新常态”,强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,很多企业纷纷把目光瞄准到高新技术领域,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争做“创新”型选手,形成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。
下个月,位于兰州新区的兰州科天投资控股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“水性高分子环保材料”将大规模投向市场,这种新型环保材料最大的秘诀就是在“水”上做文章。
戴家兵介绍,从建筑家装材料、到皮鞋皮包,水性高分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,市场潜力巨大,而要抢滩市场,必须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。去年,兰州科天公司投资80亿元在兰州新区打造我国第一个水性科技产业园,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。
新常态下,谁能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先行一步,谁就能在实现新发展中胜出一筹。记者在甘肃建投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了解到,企业自主研发的我省首台盾构隧道掘进机“黄河一号”最近已经完成了客户的验收,即将运往南方城市地铁项目建设施工。这个产品不但填补了西北地区空白,更形成了国内“盾构机”制造版图南、北、西北三方鼎立的新格局。
创新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创新,更是体制机制的创新、发展平台的创新和发展环境的创新。今年以来,我省结合甘肃实际,在捕捉信息、研发攻关、专利保护、中试孵化、技术转化等“十大要件”上下功夫;围绕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,实施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创新、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“三大计划“,把潜在的科技“势能”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创新“动能”。